鲁迅

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,鲁迅拿茅盾和毛泽东相比,茅:你高看我了

“润之兄这回又打了场漂亮仗!”1931年秋的上海,鲁迅的裁纸刀悬在刚拆封的《申报》上,突然冒出一句。茅盾正弯腰拨弄炭盆,闻言抬头道:“你倒比朱毛还快活?”话没说完,自己先笑出声来。报纸头版赫然印着“赣南赤匪第三次反围剿失败”的标题,两个文人对着官方口径相视一笑

红军 鲁迅 毛泽东 茅盾 反围剿 2025-05-19 08:37  12

顾农 | 鲁迅谈唐代文学

鲁迅研究古代文学的成果,有些是专著,如《中国小说史略》和《汉文学史纲要》,有些是专题的学术随笔(或曰轻性论文),如《破〈唐人说荟〉》《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有怎样的区别》,有些是古籍整理,如《古小说钩沉》《唐宋传奇集》《嵇康集》,等等;另有大量的零星见解则散见于他

文学 钱起 唐代 鲁迅 刘大杰 2025-05-18 20:00  18

从手术刀到笔杆子:那些弃医从文的文学巨匠们,不只有鲁迅和余华

在文学的长河中,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创作者,他们本在医学领域启程,却最终在文学的天地中绽放出璀璨光芒。弃医从文,这一抉择看似突兀,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洞察与理想追求。他们放下手术刀,拿起笔杆,以文字为良药,试图医治社会与人心的沉疴。今天,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弃医从

余华 鲁迅 手术刀 文学巨匠 从文 2025-05-17 17:50  15

赵松:鲁迅的小事

鲁迅的一生,是部大书。自他1936年去世以来,研究他的人生与创作的各种传记、专著或文章数不胜数,不管怎么说,研究鲁迅始终是显学。但要是把那些研究成果放在《鲁迅全集》前,并对照鲁迅的人生,就会觉得都还是小了。其实也正常,我自己读鲁迅也有三十多年了,还写过一些评论

鲁迅 鲁迅全集 赵松 萧红 干贝 2025-05-17 09:35  16

星尘刻痕:1924鲁迅长安行的世纪对话——西安高级中学崇文书院举办鲁迅文化节专题讲座活动

五月孟夏,万物并秀。2025年5月15日下午,西安高级中学鲁迅文化节专题讲座活动在崇文书院隆重举行。活动特邀西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王鹏程教授做主题讲座,活动由教研处副主任鹿华主持,崇文书院全体师生共赴一场思想与文化的盛宴。

书院 崇文 鲁迅 西安高级中学 崇文书院 2025-05-17 11:01  19

鲁迅、瞿秋白、汪道涵等均与之有关,95年前成立的“中国社联”是个什么组织?

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5·17重要讲话9周年、上海左翼文化运动兴起和中国社联成立95周年,5月15日,市社联、市委党史研究室、虹口区委宣传部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携手市档案馆、上海图书馆联合发起的“创造时代的新文化——中国社联研究系列丛书出版发布”活动在上海社科馆举行

鲁迅 社联 瞿秋白 沈志远 汪道涵 2025-05-16 14:31  12

精美小说:高老夫子-鲁迅

这一天,从早晨到午后,他的工夫全费在照镜,看《中国历史教科书》和查《袁了凡纲鉴》里;真所谓“人生识字忧患始”,顿觉得对于世事很有些不平之意了。而且这不平之意,是他从来没有经验过的。

小说 黄三 鲁迅 豫备 蕊珠 2025-05-16 21:58  19

邓稼先背后的神秘父亲:与陈独秀闯日本,和鲁迅撕破脸

1907年寒冬,长江轮渡上15岁的邓以蛰攥着《新青年》手抄本,突然将家传的歙砚抛入江中。这个举动惊得同船的陈独秀拍案叫绝:"好小子!旧时代的砚台就该沉江,咱们要造新世界的笔墨!" 谁能想到,这番对话竟埋下百年伏笔——三十八年后,这个叛逆少年的儿子在罗布泊点燃蘑

邓稼先 鲁迅 陈独秀 邓以蛰 鲁迅撕破脸 2025-05-16 16:57  15

看“鲁迅评鲁迅”,或有新感悟

不少人将鲁迅笔下的闰土视作封建枷锁下的囚徒,把《故乡》中“希望是本无所谓有,无所谓无的”奉为觉醒者的箴言,更将《阿Q正传》里精神胜利法的剖析当作解剖国民性的手术刀。我们的理解与鲁迅本意一致吗?这些被反复阐释的经典,在鲁迅眼中究竟是什么样的?由魏建总策划和总主编

孔乙己 鲁迅 鲁迅全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故事新编 2025-05-16 14:45  15

鲁迅与郁达夫的深厚友谊

鲁迅和郁达夫这两位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,既是同乡,又是挚友。他们相知甚早,彼此信任,互相尊重,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阵地上,并肩战斗,愉快合作,为现代文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,也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美丽的佳话。在反动派统治的白色恐怖年代,他们有着类似的遭遇,同怀着深挚

鲁迅 郁达夫 许绍棣 回忆鲁迅 自由谈 2025-05-16 14:07  15